<address id="fpfhb"><address id="fpfhb"><listing id="fpfhb"></listing></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fpfhb"><listing id="fpfhb"><meter id="fpfhb"></meter></listing></address>

              網站首頁

              歡度國慶節 喜迎二十大

              大字 日期:2022-10-02 來源:人民日報

                天南地北,一面面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城市鄉村,一股股動人的愛國之情澎湃涌動。在這個喜慶祥和的國慶佳節,神州兒女同升一面旗,弘揚愛國精神,傳承紅色文化,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五星紅旗高高飄揚

                清晨,在黑龍江省漠河市,嘹亮的國歌聲響起,升旗儀式開始。頂著零下3攝氏度的寒氣,武警黑龍江總隊大興安嶺支隊漠河中隊二級上士孫雪飛軍姿挺拔、振臂展旗。

                10年來,在巡邏終點、搶險據點、執勤哨點,孫雪飛無數次揮展國旗、唱起國歌?!皣焐?,心中就升起了作為軍人的自豪感、使命感。只要祖國需要,我愿意扎根邊疆、奉獻邊疆、建功邊疆?!?/p>

                旭日初升,海風獵獵。在海南省三沙市永興島,剛剛完成岸線巡邏任務的民警吳楚卿早早等候在升旗臺下。在國旗護衛隊的守護下,五星紅旗迎著海風冉冉升起。吳楚卿與三沙干部職工、駐島官兵、市民代表肅立,齊唱國歌。

                吳楚卿常年以島為家,每年駐島時間超過300天,“每次國旗升起,我都感到無上光榮,我和同事們將全力守護好三沙這顆南海明珠?!?/p>

                10月1日一早,四川省瀘定縣地震災區的1000余名受災群眾自發來到集中過渡安置點,參加升旗儀式。

                地震發生后,磨西鎮居民李西艷和丈夫成了災后重建志愿者。國慶節前一天,他們和1400多名受災群眾入住集中過渡安置房。望著在風中飄揚的國旗,李西艷說:“黨和政府是我們最堅強的后盾,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重建家園?!?/p>

                愛國精神催人奮進

                在云端、在線上,“中國紅”同樣閃亮。

                云南省大理市,僅3個小時,就有6000多名網友轉發當地融媒體中心推出的“同升國旗”小程序鏈接,還有許多網友評論點贊。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大理州支隊干部嬴光萬在微信朋友圈里寫道:“看國旗緩緩升起,愛國之情油然而生。我將立足本職,守護好錦繡中華的綠水青山?!?/p>

                10月1日早晨,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26歲的娜地熱古麗注視屏幕中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唱響國歌。

                “去年國慶節,我在學?,F場參加升旗儀式,今年我參加了‘云升旗’。雖然形式不同,但激動的心情是相同的?!蹦鹊責峁披愓f,“我要努力提升專業素養,為祖國的美好明天貢獻力量?!?/p>

                10月1日,北京市懷柔區九渡河鎮廟上村村干部孫宏旺天沒亮就起了床,反復查看音響設備,默念了好幾遍發言稿?!按龝捍謇镆e行升國旗儀式,我得再好好準備一下?!?/p>

                抗戰時期,廟上村建立了懷柔地區第一個黨支部?,F在,村里發展起紅色旅游產業,特色民宿也頗受歡迎?!敖裉斓纳靸x式意義特殊,希望你們都能記住,把愛國精神傳下去!”望著眼前充滿朝氣的年輕人,孫宏旺的臉上滿是欣慰。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的民族廣場上,伴隨著雄壯的國歌聲,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現場少先隊員們向國旗敬禮,參加活動的群眾向國旗行注目禮。升旗儀式之后,南寧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們喊出“強國有我”口號,周圍的人為他們鼓掌、點贊,現場氣氛莊重而熱烈。

                紅色文化薪火相傳

                在山東省廣饒縣樂安公園城市黨建會客廳,65歲的老黨員隋福壽胸前戴著“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左手攥著小國旗,講述過往歲月:“我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解款員’。那些年,我把國旗立在車頭,從未丟一分錢!”一個孩子問:“爺爺,那么遠的路,你一個人不害怕嗎?”隋福壽摸了摸孩子的頭說:“有國旗領路,再遠再難走,我都不怕,要勇敢地完成任務?!?/p>

                國慶假期首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察哈爾右翼中旗國旗教育展廳,“國旗志愿班”解說員王寧聲情并茂地為參觀者講述國旗故事。從2018年成立至今,“國旗志愿班”已走遍察哈爾右翼中旗的全部鄉鎮,隊員發展到120余人。2020年,依托“國旗志愿班”,察哈爾右翼中旗旗委宣傳部打造了集國旗科普、紅色教育、特色文化于一體的國旗教育展廳,面向社會免費開放,已累計舉辦各類主題活動2300多次。

                鑼鼓熱鬧、舞曲悠揚。10月1日一大早,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雷鋒藝術團來到靖港鎮蘆江社區演出。隨著歌曲《我和我的祖國》旋律響起,花鼓戲演員周霞和現場觀眾共同揮動鮮艷的國旗,深情大合唱?!白鳛榛鶎游乃嚬ぷ髡?,就是要走到群眾當中,用心用情唱響祝福偉大祖國、歌頌美好生活的旋律?!敝芟颊f。

                10月1日,福建省福州市的五一廣場舉行升旗儀式,國歌聲響起,現場群眾自發跟唱,歌聲響徹廣場?!皣鴳c節帶孩子來看升旗,今年是第三年了?!笔忻駰钆空f,“我們打心里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感到自豪!”

               ?。ňC合本報記者張藝開、曹文軒、宋豪新、楊文明、阿爾達克、王昊男、張云河、李蕊、翟欽奇、王云娜、劉曉宇報道)

              [責任編輯:胥巖]

              南昌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本網轉載文字、圖片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并且不以盈利為目的,轉載稿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2、本網站內凡注明“來源:南昌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均屬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均屬“南昌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網站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網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商業目的及應用建議。已經由本網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南昌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3、凡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系,如果本網所轉載稿件的作者或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用電子郵件(ncnews@ncnews.com.cn)或電話(0791-86865371,0791-86865387)通知本網,本網將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4、對于已經授權本站獨家使用提供給本站資料的版權所有人的文章、圖片等資料,如需轉載使用,需取得本網站和版權所有人的同意。

              < 設置
              + - 正文字號
              少妇与黑人一二三区无码视频

                  <address id="fpfhb"><address id="fpfhb"><listing id="fpfhb"></listing></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fpfhb"><listing id="fpfhb"><meter id="fpfhb"></meter></listing></address>